《河南农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扎根麦田40年 不忘初心育英才———记我校农学院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郭天财

郭天财,中原学者,二级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河南省政协常委,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兼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河南省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河南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小麦研究会副理事长、《麦类作物学报》编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种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小麦栽培学组副组长等。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华农业英才奖、中国作物科学成就奖等荣誉称号与奖励。2017年,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期次:第729期   作者:记者 郭治鹏 陈玺 学生记者 张雅斯,陈玺,张雅斯   查看:152   




  当一粒种子有了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的梦想,它需要有破土而出的坚定,扎根沃土的坚持,结扎枝条的坚韧,繁枝茂叶的坚挺,不忘初心的坚守,才能破土而出,直冲云霄。
  回望郭天财的人生轨迹和事业历程,仿佛就在望着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大树,又将种子播撒在了中原沃野,撑起了一片森林。
  萌芽:苦中求进 立志为民1953年6月,郭天财出生在愚公家乡———河南省济源县(现为济源市)深山沟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童年开始,他就亲身感受了农村的贫穷苦难,经历了吃不饱肚子的折磨。上小学时,他的书包里总要带上妈妈蒸的菜团子。“菜团子是一天的口粮,如果没了菜团子,就要饿肚子。”郭天财回忆说,自己兄弟姐妹八个,上高中时由于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和生活费,他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都要到山上打柴、割荆条卖钱,以此来交学费和生活费。农村的贫困生活,使郭天财养成了勤奋刻苦、坚韧奋进的性格。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74年,高中毕业的郭天财被保送到河南农业大学。“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饿肚子的滋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一名农业科学家,让所有人都能吃上白面馍、大米饭,不再饿肚子”。当年,书生意气的郭天财为自己立下了这样的志向。
  扎根:教书育人 严师慈父1977年,郭天财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从此,郭天财便与教书育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教学中,郭天财的敬业严谨是出了名的。“小麦在田间生长200多天,历经晚秋、冬季、春季、初夏,其间受气候、土壤等外界环境影响变化很大。”在小麦生产关键时期,他要求本科生系统观察、认真记录,通过仔细琢磨、深入研究,才能写出真正有分量的论文。
  “教学首先要教学生做人,如果学生的品质不好,学习再好也没有用;学习不能死读书,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郭天财说。
  “他经常奔波在河南农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遇到刮风下雨,别人都往家里跑,他却往试验田里跑……”在妻子看来,家俨然成了郭天财的旅店,“他心里只有小麦和学生,他对学生的感情比对我们还深。”
  “郭老师不仅是严师,更是慈父,他非常关心大家的生活,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常常贴钱、借钱给困难学生。”郭天财带的研究生、如今也已经是小麦研究专家的王晨阳,如此评价郭天财。郭天财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如今小麦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康国章依然记得,1997年自己刚读研那年冬天,天气非常寒冷,郭老师看到他穿着毛衣下来晒被子,问他冷不冷,还给他送了件棉衣,“能顺利完成我的学业,郭老师居功至伟。”
  从事农业科研的人都知道,作物栽培研究立项难、争取经费难、出成果难,历来被视为为育种者“作嫁衣”,许多原来从事栽培技术的科研人员纷纷转行搞起了育种。但40年来,郭天财矢志不移,一如既往地带领着自己的学生团队坚守在作物栽培的阵地上,为小麦生产优秀人才的培养,也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小麦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拔节:师生协作 引领高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郭天财接任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从那时起,郭天财根据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供需长期处于“紧平衡”的基本国情,带领小麦栽培创新团队,以每一个五年计划亩增产小麦100斤为目标,开展全省性、综合性、超前性的小麦高产与超高产攻关研究。
  为完成高产攻关目标,郭天财带领学生们,从筛选利用品种入手,深入系统地研究了高产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产量构成特点、形态生理指标等,制定了一系列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并采用“边研究、边示范、边推广”的有效形式,取得了一系列在理论上有重大创新、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生产上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
  “十一五”以来,作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主持人之一,他领导的课题组连创小麦15亩连片平均亩产717.2公斤、50亩连片平均亩产735.2公斤和100亩连片平均亩产751.9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并在国内率先创造了在同一块土地上小麦、玉米万亩连片平均亩产超半吨粮(1524.74公斤)的高产典型。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引领了我国小麦的高产方向,为河南小麦产量连创新高,为农民持续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繁茂:田间地头 口碑相传在郭天财随身携带的提包里,经常放着两把工具:一把小铲子和一个钢卷尺。小铲子是到麦田用来挖土看墒情和小麦根系生长情况;钢卷尺是用来测量小麦的株高等生长状况。
  郭天财经常下乡调查研究,到基层指导农民生产,他深知农民对高产的期盼和对科学技术的渴望。“作为一名小麦科技工作者,我们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一定要到农民中去,到生产实践中去,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要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把研究成果融入到粮食增产中———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这是郭天财对学生说的最多的话。
  多年来,郭天财一直奋战在小麦科研和技术推广第一线,每逢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人们经常能在田间地头看到他熟悉的身影。他要么是带领着课题组在田间考察小麦的生长状况,制定麦田管理对策;要么是为农民讲课,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管理小麦。经常身处农村的郭天财,已成为许多农民的良师益友。“要想创高产,种啥?咋种?咋管?得问郭老师!”这句话,在许多农民中间交口相传。
  成林: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同志的肩上是有责任的。”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考察时说的这句话,道出了郭天财多年来的追求。
  2008冬至2009年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情席卷了河南。作为河南省“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的首席专家,郭天财带领学生在干旱的土地上来回奔走,详细调查旱情、苗情和病虫草情,现场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麦田……短短一月时间,他们行程近万公里,师生个个着急上火,晒得黑炭一般,满嘴起了燎泡。
  2014年5月9日,中原大地麦浪滚滚。习近平总书记到尉氏县张市镇高标准粮田综合开发示范区进行考察调研。郭天财受邀为总书记介绍麦情。郭天财随手拔了一株小麦递给总书记:“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平均每四个馒头就有一个是河南生产的。”听到这里,总书记开了个玩笑:“那全国每四碗面条也有一碗是河南生产的。”拿着正在灌浆的麦穗,郭天财预测,麦收前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话,这又是一个丰收年。总书记高兴地说:“我们都是种庄稼出身,小麦长势这么好,我和你们一样欣慰。”
  诸多荣誉加身,郭天财充满感恩:“我出生在农民家庭,生长在农村,从小就与农村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是河南农大的老师培养了我服务‘三农’的知识和本领;我工作在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和舞台。教好书、带好学生,为农业生产做点贡献,是我应尽的本份。”
  不是每粒种子都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不是每个生命都能焕发光彩。40年的不懈努力与追求,郭天财的梦想从贫瘠之地抽枝发蔓,越过荆棘的阻挠,终于绽放出了夺目的光芒。

河南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438次访问,全刊已有741401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