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片丹心育英才
———记我校2017“最美老师”、理学院教授徐翠莲

   期次:第741期      查看:431   


  编者按:徐翠莲,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院副院长,主抓教学工作。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是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视频公开课《有机化学》的负责人,是化学实验校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曾获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农业大学师德标兵荣誉称号。2017年被评为河南农业大学最美教师。



  爱岗敬业,勤奋耕耘30年前,徐翠莲第一次站上三尺讲台,教室里一双双清亮的眸子和渴求知识的目光,深深地打动了她。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中,不辜负身为教师的使命。自此,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传道、授业、解惑,自觉肩负起一名教师的神圣使命。自2005年以来,徐翠莲肩负教学与管理双重任务,但无论哪一份工作,她都能踏踏实实去完成,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地点也逐渐扩展到三校区的情况下,作为教学型学院,理学院承担的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她先后承担全校基础课和化学系专业课的有机化学等6门课程,仅本科教学年均工作量近600学时。她之所以一直坚持这么做,一是因为深知学院教学任务繁重,必须率先垂范;二是出于对教学工作的无比热爱,责任在肩。她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只求奉献的教师形象。
  致力教改,锐意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徐翠莲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研究。在长期的执教生涯中,她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堂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她总结了一套“四动”式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表达要生动,教学过程要互动,教书育人靠行动,激发学生要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互助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新的教学模式使她的课堂精彩生动,活泼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要一开始接触有机化学,很快被她的讲课模式和有机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吸引。潜移默化中一大半学生考研时把有机化学作为今后学业主攻方向,学生考研率平均在50%以上。考研学校名单中有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兰州大学等一批国内知名学校。每年的学生评教中,她的名次都在全院教师中位居前列。
  在教材建设上,徐翠莲把对教学的思考融入其中,近几年主编和参编了国家级、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其中农林系列《有机化学》教材连续被评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教材。新体系实验改革教材《基础化学实验》被评为河南省首批“十二五”规划教材。此外,徐翠莲主持或参与厅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3项,合作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
  潜心科研,教研相长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徐翠莲一直坚持带领学生做科研和创新实验。理学院由于教学任务重、实验室紧缺、经费紧张、没有硕士点等因素,从事研究要面临很多困难,但她从没有因为困难而减少对研究的热情。多年来,尽管身患疾病,做过两次手术,但她从没有因此耽误工作。一从医院出来,她就立马回到工作岗位,甚至更加努力,要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徐翠莲坚持带领课题组成员从事农业应用化学研究,立足把应用化学学科前沿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点,开展了生物源多糖为基础的绿色农药创制研究和基于含氟杂环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与应用研究。为了让学生以创新实验的方式参与科研训练,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师生共同提高。徐翠莲把本来不富余的课余时间几乎全部奉献给了实验室,所有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对她来说都是工作日。近几年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申报了4项发明专利,主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河南省烟草公司项目等4项。
  由于在教学上不懈努力,徐翠莲3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省级青年优秀教师,2003年获得第一届郑州市巾帼科技带头人,2007年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2011年和2013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015年被评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农业大学师德标兵。
  眼下,又一届学生要毕业了,徐翠莲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毕业答辩而忙碌。一学期,一学年,从新生到毕业生,从讲台到实验室,这些都是她生活中的关键词,貌似平淡无奇,但只有她自己知道,教书育人的工作就像校园的花草树木一样,踩着四季的节律,送走了繁花似锦,再迎来硕果累累。

河南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645次访问,全刊已有742506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