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校牵头组建的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接受教育部建设绩效评估

   期次:第748期   作者:记者郭治鹏 周红飞   查看:74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绩效评估汇报会 郭治鹏摄



  本报讯 (记者郭治鹏 周红飞)11月14日,我校牵头组建的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接受教育部建设绩效评估。副省长霍金花出席评估汇报会并讲话。由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任组长的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听取了建设成效汇报,并进行了现场考察。评估专家组成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刘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康振生,河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马峙英,吉林大学财务处副处长方永刚,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研究员范云涛、助理研究员赵伟。
  省委高校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郑邦山,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新建,省财政厅教育事业处处长陈静,省教育厅科技处调研员杨学勇;河南省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新友,河南工业大学校长卞科,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何松林,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庆丰等协同体单位负责人;中心3万亩试验区协同单位、长葛市副市长徐光、豫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培贤;中心岗位专家代表贾继增、张佳宝、许为钢、茹振刚;校领导李留心、张改平、柳娜、谭金芳、尹新明、康相涛、尚富德出席会议。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郭天财、中心骨干人员、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评估汇报会。
  会议第一阶段由范云涛主持。他介绍了专家构成、评估的主要目的和基本程序等情况,对开展好评估工作提出了要求。
  郑邦山介绍了省政府领导、省直有关厅局负责人、中心协同体单位负责人和岗位专家、以及我校相关负责人等参会人员情况。
  霍金花在讲话中指出,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入选“2011计划”,使得河南高校首次出现在国家重大战略中,是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她强调,这次评估是对中心建设成效的全面检验,希望专家组为中心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把脉问诊;省直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大力支持中心的建设;河南农业大学作为牵头单位要按照评估组要求认真整改,把中心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协同创新中心。
  专家组组长、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主持第二阶段会议。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代表牵头高校发言。他指出,总结协同创新中心取得的成绩和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深刻体会到:政府的强力支持激发了倍增效应,国家“2011计划”组建和推进产生了“1+1>2”的效果;重大需求牵引催生了聚合效应,各协同单位、全国全省众多专家学者汇聚中心,形成了全产业链条的协同,为支撑河南粮食十五连丰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不竭动力;中心在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形成了蝶变效应,在全校乃至全省的协同创新中心运行建设中发挥了头雁作用,提升了学校影响力。
  郭天财代表中心作建设绩效汇报,从指标完成情况、协同机制创新、协同创新成效等方面介绍了中心建设情况。
  中心创新团队负责人、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茹振钢,中心平台主任、全国人大常委、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所所长许为钢,河南工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惠延波,河南平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庆丰作为协同体单位代表汇报了开展协同创新的做法和体会。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汇报,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质疑,并与中心科研骨干、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
  当天下午,王涛一行来到龙子湖校区,实地调研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基地、中心各试验室建设情况,听取相关平台负责人情况介绍,并严格按照评估细则对中心制度、成果、财务等重要文件进行审查核实。
  经过一天严格认真的评估和评议,专家组形成了意见,由范云涛主持召开评估反馈会。
  王涛代表专家组对此次评估进行了反馈。他表示,专家组一致认为,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和管理运行体系,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规划所明确的主要任务和考核指标。同时,专家组也对未来建设提出了建议。专家组表示,将建议教育部、财政部继续给予滚动投入,并将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体依托学科-作物学纳入国家一流学科的建设序列。
  杨学勇代表省教育厅感谢专家组对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的充分肯定和真诚鼓励。他表示,省教育厅将会同省财政厅认真研究反馈意见,继续大力支持中心建设。
  张改平代表学校和中心作表态发言。他表示,河南农业大学在学校层面上将继续支持中心建设,将会同协同体单位共同针对河南经济社会在农业方面面临的重大重要问题开展协同攻关,继续提高河南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继续为河南农业的发展解决重大关键问题,把河南的农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好,为中原更加出彩、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773次访问,全刊已有7425638次访问